墨新聞|記者游宏琦/高雄報導
撰文/寵貓物理治療師 許云菁
責任編輯/游宏琦
「生長板關了就不會再長高」——多數人從小被這句話教育,但在物理治療臨床現場,一個又一個「大人悄悄變高」的案例,正重新挑戰我們以為的身體極限。
許多 30~40 歲的民眾,在沒有打針、沒有藥物、沒有抽高治療的情況下,透過姿勢排列、筋膜調整、減壓徒手治療與生活習慣改善,身高竟然能增加 0.5~2 公分。
看似不可思議,其實是身體被壓縮後再「回彈」的自然反應。
臨床真實案例:大人也能長高?真的能。
案例一|39 歲女性保姆:174 → 174.8 cm
長年抱小孩、彎腰導致筋膜緊縮、駝背、骨盆後傾。經徒手治療、胸椎擴展與日常伸展後,年度健檢顯示:174 cm → 174.8 cm。
所謂「變高」,其實是身體被鬆開、回到原有排列。
案例二|許云菁治療師本人:162 → 165 cm
「我從沒想過 40 歲還能變高。」許云菁笑說。
因示範治療動作,每日練習胸椎擴展、核心啟動、筋膜鬆動,再加上呼吸、睡眠與徒手治療介入後:身高從 162 → 164 → 164.5~165 cm。
兩週後再測仍維持,完全沒有針劑、藥物,只有身體的自然回應。


「那一刻,我真的很感恩身體。」
成年人身高為何會「回升」?
不是骨頭變長,而是身體回到原位
許云菁治療師指出,大部分人的身高都被以下因素「壓扁」:
1. 脊椎減壓 → 身高自然回彈
久坐或壓力過大會讓椎間盤一節節被擠壓,
徒手減壓可讓脊椎恢復空間。
2. 筋膜放鬆 → 橡皮筋回到原長
緊到像石頭的筋膜會把身體往下拉,
鬆掉後,高度自然回升。
3. 胸廓展開 → 上半身真正「挺立」
駝背、胸悶、肺部受限都會讓人看起來更矮。
胸廓擴張後,不只是變高,呼吸也變好。
4. 骨盆後傾矯正 → 身高立即改變
骨盆位置錯誤會讓腰椎弧度消失,人會看起來更矮。
骨盆回到中立,身高馬上變。
5. 足弓影響整體排列(最被忽略的關鍵)
足弓塌陷會使下肢到骨盆、脊椎一路代償。
地基不穩,全身都矮一點。
6. 睡眠是「身高修復期」
深度睡眠會讓脊椎自然回彈,
身體把白天「壓扁」的高度還給你。
7. 柔軟度與肌力 → 讓身體真正站得起來
柔軟度決定能不能伸展,
肌力決定能不能維持。
8. 情緒也會壓扁身高(身心觀點)
情緒緊繃 → 呼吸淺 → 胸廓窄
焦慮低落 → 身體內縮
壓力過大 → 筋膜硬化
當心放鬆、呼吸回來,
身體也會慢慢「打開」。
哪些人最容易「長高」?
✓ 久坐族
✓ 駝背、肩頸緊
✓ 腰痛、胸悶
✓ 足弓塌陷
✓ 睡不好
✓ 呼吸淺
✓ 核心不穩
✓ 筋膜緊繃
✓ 長期高壓
這些狀態,都讓身體的「原本高度」被壓縮。
只要調整得宜,長高 0.5~2 cm 是完全可能的。

許云菁的溫暖提醒;身高其實不是「能不能長」,而是—你願不願意讓身體回到最自然、最挺立的狀態。
當你願意:
✓ 好好呼吸
✓ 好好睡覺
✓ 好好伸展
✓ 好好面對情緒
身體一定會回應你,甚至回報你。
「只要你對自己好一點,
你的身體會默默為你展開更多可能。」
——許云菁
【免責聲明】
本文為物理治療臨床觀察分享,僅供健康資訊參考,若有症狀請洽專業醫療人員。

《寵貓物理治療師 》~專欄回顧
第一篇:療癒之手|六隻貓物理治療師
第二篇:貓奴鏟屎不傷腰的秘密
第三篇:久坐的危害
第四篇:中秋烤肉姿勢
第五篇:喝水對筋膜的重要性
第六篇:一分鐘紅燈療癒術
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: 成年人還能長高?物理治療師揭密:30~40歲也有可能再多 0.5~2 公分




